王师爷正疑惑,就见戚然贴心的道:“舍妹不过蒲柳之姿,若是范公子瞧得上风娘,在下与风娘留在泉州也无不可。”
大家都是聪明人,王师爷一下子就明白了戚然的意思。
“那在下可就要与知州大人商议了。”
戚然心领神会,对王师爷拱了拱手。
回府后,范思远听王师爷说完,鼻子里出气哼了一声,“当初叫他开个价,还装得跟什么似的,虚伪!”
“对了,他想要什么?”
“官职。”
王师爷刚说完,范思远便冲到了范知州的书房里,大声嚷嚷:“爹,你给我未来大舅哥弄个官当呗!”
“这说的是什么话!”
范知州重重的落了笔,恨铁不成钢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想他当年也是二甲进士出身,夫人的父亲是京城致仕的官员,如此书香门第,怎教养出了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
范思远却未看出范知州眼里的思绪,急吼吼的道:“就是风娘他哥哥!”
范知州沉吟,若是如此,那两人也不足为虑,只不过是想挟恩图报的小人而已。
“我知道了。”
范知州眼神柔和下来,他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就算不成器又能如何,只要计划成功,这泉州还不是他们的掌中之物,到时候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他的视线落在桌上,把那信封封上口,叫人送了出去。
第二日中午,戚然就收到了一道任命书,是知州府发下来的,也不知范思远如何运作,竟然能让知州把五官郎中的职位给了她。
“这样大舅哥就满意了吧?”范思远得意的说道。
戚然对他深深拱手,感激不尽的说道:“多谢范公子,舍妹在厨房准备了几道吃食,如若不嫌弃,不妨尝尝舍妹的手艺。”
范思远定然是答应了下来,没过一会儿,下人便端来了不少珍馐,而风娘则是捧着一壶酒翩然而至,红着脸坐在范思远身边,亲手给他斟了一杯酒。
范思远被风娘笑得都有些神志不清,一昂脖子直接喝干了。
这酒入口绵柔,但后劲极大,风娘一杯杯的给范思远倒酒,范思远也来者不拒,喝得又快又急,半壶酒下去,眼神都有些发直。
眼看着时机差不多了,风娘开口问道:“范公子,前几日听说知州府上遇见了贼人,可有东西失窃?”
范思远眨了眨眼,“没有的事儿,你听错了。”
难道阿顺并不是在知州府上受的伤?
正当二人失望之时,范思远又说道:“不过太子那边倒是差点遭了贼,还好秦伯机警,拦住了贼人,只可惜只把那家伙打伤了,没能捉住他。”
秦伯……
戚然和风娘对视一眼,这秦伯平时只是跟在范思远身后当个跟班,没想到竟然还是个高手。
为了不引起范思远的怀疑,戚然又问了不少有的没的,直把范思远问得晕晕乎乎才肯罢休。
而太子此时,也终于接到了戚然送来的信。
“这是然然送来的?”
师烈看着那信封,神色十分复杂。
林立点了点头,“这是迟夫人从太傅那里要来的泉州一带擅治水利的官员名单。”
原来是这种东西。
师烈深呼出一口气,“给本宫吧。”
名单上有十几个名字,他摆了摆手,“把他们都给本宫叫过来。”
林立张了张嘴,终于没多说什么,低头道:“是。”
这些有的是工部官员,还有几个是地方上的官员,林立挨个去请了一遍,但只有三个人同意去见师烈。
师烈愤怒的看着林立,“十几个人,你就给本宫找来了三个人?!”
林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回太子殿下,这几位乃是跟着三皇子的,还有这两位,林侍郎已经告老还乡了,这位高郎中他……他不肯过来。”
师烈重重的一拍桌子,“这姓高的想造反不成?本宫叫他来,他还敢不过来?”
林立又“砰砰”的磕了两个响头,“高侍郎乃是……乃是范知州的亲属。”
高侍郎为人桀骜,但却有几分才能,师烈曾有耳闻,十年前梁河泛滥便是这高侍郎带领工部官员仅仅用了十天时间治理好的。
但没了高侍郎,其余人不过是一盘散沙。
师烈望着那份名单苦笑,然然,你可给本宫找了个大麻烦。
此时被惦记着的戚然,正在与那蚂蚱师爷一起在望天茶楼里吃大肘子。
“经过前些日子的相处,便觉与小友颇有缘分,故而唐突相邀。”王师爷拱了拱手说道。
戚然同样说了一通场面话,就听王师爷问:“听闻小友曾进京赶考,想必见识甚广,不知我这块玉佩放在京城,能值几何?”
王师爷有些得意的掏出一块翡翠玉佩,在戚然眼里,种水不够透亮,雕工也算不得上乘,只能算个中规中矩。
这师爷工于心计,竟是个井底之蛙。
戚然心中暗笑,老老实实的说完,王师爷的脸一下子就黑了,哼了一声把玉佩收回去,分明是对戚然的话有些不满。
“那师爷看这块玉佩。”
戚然笑了笑,从腰间解下一块羊脂玉的玉佩。
这是出门之前从家里带出来的,本是预备着在危难之际换了当盘缠用,不过现在看来,却是能派上更大的用场。
王师爷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伸手就要抢过去,戚然也不拦着,只是叮嘱道:“此乃京城赵大人所赐,价值不菲。”
王师爷眼底冒着光,“世间竟有……竟有这种……”
戚然顺势说道:“在京城,这等玉都算不上是上等的。若师爷喜欢,在下割爱想让也不是不可。”
王师爷摩挲着这块玉佩,明显爱不释手,嘴上却说:“如此珍品,我怎么能夺人所爱?”
“不过是个玩物而已。”戚然意有所指,“舍妹与范公子颇为相合,在下也出任范大人手下五官郎中,以后还要各位前辈多多照顾。”
这玉佩就是一个投名状,戚然没有明说,但王师爷福至心灵,连忙点头道:“那是自然,以后大家都是同僚,自当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