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就是这里。”
宋玉华实在是不敢相信眼前的店铺能做出什么难得的美味,或许还称不上店铺,只是摇摇欲坠的四根竹竿撑起的一个破篷子,里面的桌椅也是破破烂烂,上面满是油污,桌上还有一些未收的碗筷,招来了不少嗡嗡的苍蝇。
店铺里只有零星的几个客人,个个把脸伸进大海碗里,大快朵颐,发出呼噜噜的声音,“这是什么?面?”
韩冉以不容拒绝的坚持拉着宋玉华走进篷子,选了一张稍微干净一些的桌子,从袖中取出帕子铺在条凳上,按着她的肩膀坐下,然后熟门熟路的朝灶台那里喊了一声,示意老板娘过来。
高亢洪亮的声音伴着风一般走过来的高壮老板娘,“两位公子爷要吃点什么?”她爽朗的笑着招呼道。
韩冉朝宋玉华笑道:“这里的面口味重在浇头,有酸汤羊肉,酱香牛肉,猪肉杂酱,还有三鲜蘑菇、还有葱油冷淘,你想吃什么浇头?“
宋玉华一进篷子,就闻到了扑鼻的卤香味,再加上她腹中空空,现在被韩冉这么一说,越发馋虫作怪,贪心的想每一种浇头都尝一尝,“你吃什么?”
“我口味重,自然是吃猪肉杂酱面。”
宋玉华眼珠一转,“那我要酸汤羊肉的。”
老板娘应了一声正要离去,却被韩冉叫住,“两碗面都不要辣子,再要胡饼,多放孜然。”
“小哥瞧着眼生,不想却是熟客。”老板娘脸上的笑越发真诚起来,“稍等一会,马上就好。”
韩冉笑而不答,等老板娘转身进了厨房之后,宋玉华好奇的问道:“阿冉,你倒是对这里很熟悉的样子,以前经常来么?”
韩冉摇摇头,“我也只来过一次。”
“那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宋玉华嗅着店里弥漫的浓香,馋虫被勾引的咕噜咕噜乱叫,对即将端上桌的饭食更加增添了食欲。
“是一位故人带我来的。”
宋玉华有些不自在的避过韩冉的眼神,那眼神好像带他来长乐坊的人是自己一样。
韩冉满目怀念的凝视着面前的少女,前世的她也是扮做俊俏的少年郎,也是这般鲜活灵动,“她也是坐在这个位子上---”
那段时日是他们婚后最甜蜜的时光,因为南方大旱,他食欲不振,几天不到便瘦了一圈。宋玉华扮了男装约他出宫散心,神神秘秘的带他来到长乐坊,像献宝一样把这家店铺介绍给他。
“这家的面食简直是人间极品,还有胡饼也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她说着眼中显出亮闪闪的祈求,“你吃猪肉杂酱面好不好?那个浇头特别好吃,就是口味有些重,我多吃不得,到时候你分我几口,好吗?”
韩冉记得他当时心软的简直要化成一滩水,简直是毫无抵抗之力,就连那碗猪肉杂酱面也成为他后来灰暗人生中最美味的食物。
“看来这个人对你很重要嘛。”直觉告诉宋玉华,他怀念的人应当是一名女子,因此她不无酸气的说道。
“是很重要,可她已经离开很久了,”韩冉盯着宋玉华的眼睛轻声道:“她会回来的。”
宋玉华正想说什么,老板娘已经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上桌,韩冉把两碗面都推到她面前,用茶杯里的茶水涮了涮递给她,“尝尝。”
宋玉华看着两碗色香味俱全的面,抿抿嘴奇道:“这个就是猪肉杂酱吗?不是你点的面吗?”
“其实这碗也是为你点的,只是你可能多吃不得重咸之食---”他并没有把话说全,可宋玉华却明白他的意思,她那一瞬间决定忽略心里奇怪的感觉,只喜滋滋的接过筷子埋首吃面。
当浓重的杂酱味涌进嘴里时,她不由的发出一声赞叹,而后也顾不上与韩冉多说什么,再从另一碗里挟起一块片的薄如蝉翼的羊肉,微辣伴着酸香也让她十分惊艳。
“怎么样,用两碗面给你压惊够格吗?”韩冉眼中蕴着暖光,含笑问道。
“够了,够了。”宋玉华含混不清的连连点头,“绝对够格,我甚至都要感谢那个人贩子了。”
“说的什么话,”韩冉不认同的皱眉道:“我迟早会带你来吃面,不要拿自己的安危来开玩笑,知道吗?”
宋玉华哪里顾得上理他,只一味大快朵颐,直到他又重申一遍,才“恩恩”了两声。
“你可是中书令家的千金,吃的斯文一点。”韩冉好笑又无奈的话得来宋玉华的一枚大白眼,他宠溺的笑着拿起老板娘送上来的胡饼,撕下一角放进她的面碗里,“留着点肚子吃这个胡饼。”
胡饼酥脆,里面还有烤过的羊肉粒,咬一口焦香浓郁又滋滋冒油,宋玉华当下真是深恨自己没有两张嘴和两个肚子。
宋玉华摸着自己鼓起来的小肚子懊恼的看着海碗里还剩大半的面条和香味直飘进鼻子的胡饼,“我还没吃多少,怎么就这么撑?”
“吃饱了?”一直不曾收起笑容的韩冉得到宋玉华的点头之后,坦然自若的把两个海碗和胡饼都拿过来,提起筷子扫尾。
“这个---是---”宋玉华接下来的话在韩冉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态下全都堵在喉咙里。
两人吃饱喝足之后,正要离开的宋玉华想起放在桌上的鹦鹉风筝,忙回身把风筝拿起挂在腰间。
她小心翼翼的动作被韩冉看在眼里,“看来你很宝贝这个风筝。”“那当然,这是我哥亲手做给我的。”宋玉华仰首得意的笑道。
韩冉眼中泛起复杂的情绪,“他对你很好?”
“我哥哥是我最亲近的人,当年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我娘一气之下带着我哥哥离家出走,辗转去到成都。她当时肚子里还怀着我,一个人带着我哥哥开店讨生活。我就是在绸缎铺子的柜台下落草的。”
“我娘她为了跟祖母争口气,整颗心都扑在铺子上。回来京城之前,相当于是哥哥把我照顾长大的。我娘说,他当时才四五岁就学会踩着小板凳在灶前给我熬米糊,我小时候记事早,至今都记得我哥哥一面背书一面摇着摇篮逗我笑的样子。”说起年幼时宋玉华声音有些哽咽,“你知道吗?我娘说,我学说话时,第一个会说的词就是哥哥,我哥哥---”